中国疗养医学
    主页 > 综合新闻 >

3名航天员讲述:在中国空间站生活6个月是什么体

而在出舱的那一刻,王亚平坦言自己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门。“飘出舱外,置身浩瀚宇宙、尽享天外之天。宇宙的美,震撼了我,宇宙的深邃,始料未及,而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悬居其间,平静、美丽而祥和,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觉。”王亚平表示,相对于神舟十号任务,这次任务让自己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种“穿越”不仅仅是来自于全新的舱外空间,“也来自我们飞行平台的全方位升级,来自各项科技的全面革新,来自我们飞行时间质的飞跃。”

叶光富介绍称,这背后是整个任务团队的辛勤工作,包括提供强大的地面保障支持,制订科学合理的飞行任务计划,完善在轨医学与健康保障措施,优化失重防护和在轨锻炼方案,并丰富了在轨锻炼设备设施,比如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拉力器、呼吸肌锻炼器等。此外,叶光富表示,保障团队还为三名航天员量身打造了多套太空养身保健操。通过落实这一系列方案与措施,进一步促进航天员在轨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王亚平则认为,荣誉属于全体科研工作者,荣誉属于工程全线,是他们共同搭建了飞天的云梯,打造了飞天成功的基石。

在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王亚平是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同时也成为中国第一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并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新纪录。在见面会上,王亚平也分享了执行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飞天任务中,自己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在见面会上,“太空新手”叶光富表示,作为个人首次飞行,经过长达6个月在轨驻留任务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身心状态,个人也感到非常高兴。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中国首个在太空中在轨驻留达6个月的航天员乘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三位航天员在返回地球前为下一批入驻空间站的航天员做了哪些准备和交接工作,又向他们“传授”了哪些在太空中长时间生活的技巧呢?在见面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相关提问时介绍称,神舟十三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在返回地球之前,与神舟十四乘组进行了天地双向视频通话,“我们利用手持摄像机采用直播的方式,对空间站上的工作生活以及做各类科学实验所有设施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技巧仔细沟通和交流。”

叶光富表示,“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作为一名中国航天员,在飞天的路上要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接续奋力前行,一心为飞天、一生为飞天,不负伟大时代、不负美好青春”。

在神舟十三号乘组180多天的在轨驻留任务期内,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共同执行了两次出舱任务,开展了两次天宫课堂,还在太空度过了属于自己的太空星期日、元旦、春节。“我们尽享太空失重的神奇和美妙,比如跳跳绳、打太极拳等,收获了很多快乐的太空休闲时光。空间站里我们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先进的工作室,无论是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有了提升。我们还把扎染、古筝等中国传统文化带到天上,住进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天宫,也在时刻体会着作为中国航天员的幸福和自豪。”王亚平称。

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74天后,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见面会上,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景海鹏介绍称,航天员乘组返回后相继完成隔离恢复、疗养恢复阶段各项工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目前,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各项医学检查结果正常,运动心肺功能基本恢复,肌肉力量、耐力以及骨密度得到很好的恢复,达到预期效果。在完成恢复期各项工作、进行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叶光富表示,从神舟十二号任务至今,共经历了三个乘组、两次交接棒的接续飞行,未来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五号乘组还将在空间站中进行在轨交接。一人行速,众人行远。每个乘组的飞行都不是独立的,每一组都会竭尽全力完成好自己的飞行任务,争取为下一组传递好接力棒。“神舟十四号乘组将在轨亲历中国空间站三舱建成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相信你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也期待着在那一刻与你们共同挥舞国旗庆祝成功!”

翟志刚透露称,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对天上的一些生活小细节很感兴趣,“因为所有正常操作和实验,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已经培训得很好。”因此,翟志刚向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分享了一些太空生活中的经验,“实际上我们在天上有一个很小的细节,是我认为干起来觉得特别累的小事:剪脚指甲,第一在太空中脚不容易收回来。第二,我们不能让指甲在天上乱飞。”此外,类似于在天上的180多天中是如何保持良好睡眠,采用什么样的姿势,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睡得又香又甜这些生活小技巧,神舟十三号乘组三名航天员也是“倾囊相授”。